房天下> 正文

魏熙:房地产商 请多些责任心少些花肠子

房天下成都二手房网  2008-05-08 14:22:00  来源:房天下博客 魏熙
[提要]众所 ,我国房地产商用于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的真金白银,有80%左右是来自银行贷款,而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的人,也占全部购房总数的90%,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都系于金融机构身上。有了这个现实作前提,显然,开发商设计的这个游戏,粉饰了自己,掩盖了购房者和银行的巨大风险。

在当今中国的房地产江湖上,要是有人说房地产商缺少社会责任,保不齐十有八九会被唾沫星喷死。可是,我们的房地产开发商在赚钱与责任的天平上,究竟是怎么平衡的呢?相信不仅天知、地知,老百姓也知。近期,一种涂足了让利色彩,浸透着风险毒药的“分期首付”重现地产江湖,不仅让我们再次找到了判断部分房地产商社会责任的道德标尺,而且更加让我们感受到房地产商与政策博弈的花花肠子实在是多得惊人。

曾记得,今年的人大会议期间,当人们忧心美国“次贷危机”会出现在中国时,中国银监会主席果断地说:“不会”。作此判断的 依据是,中国不允许降低房贷首付款比例,没有类似美国的 现象。谁曾想,话音刚落,由部分房地产商发起的“首付分期”、“一成首付”、“”攻势已在各大城市打响。

进入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进入了实质性操作期,银行断奶、买房人观望,楼市成交量出现了大面积萎缩,开发商在资金链趋紧甚至断裂的情况下,部分人的损招出手了,他们期望“分期首付”是加速资金回笼的 后一根稻草,却全然不顾由此产生的风险。 讽刺的是,他们在祭此大旗时无一例外地打着“关注民生”的幌子。几天前,北京的一个房地产商在做客某网站,宣传这个损招时,大谈为民众着想,大谈企业愿为市民垫付,让你听着直想吐。不妨让我们剥开这个花花肠子瞧个仔细。

事实上,“分期首付”及“”在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五六年前,在楼市低迷那阵子就曾冒过头,只因管理层研判其风险无法控制,及时强行封杀而未曾大面积传染。如今又卷土重来,且在调控的紧要关头,就不得不让人联想起美国发生“次级贷”的 初情形了。

“分期首付”和“”,常被人们误读为促销噱头,或是在资金回笼压力下开发商的营销突围战略。如果我们不把某些开发商想得那么坏,权且可作此解读,可是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前车之辙在,我们就没法想得这么简单了。


众所 ,我国房地产商用于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的真金白银,有80%左右是来自银行贷款,而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的人,也占全部购房总数的90%,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都系于金融机构身上。有了这个现实作前提,显然,开发商设计的这个游戏,粉饰了自己,掩盖了购房者和银行的巨大风险。

在这场游戏中,开发商承诺购房人可以不付首期或少付首期房款即可从银行取得住房按揭贷款,为减轻购房者首期支付的压力,购房者首付只需要两成,其余由开发商垫付。这就奇怪了,在资金链趋紧的情况下,开发商怎会大方替购房者垫付首付款?其实,开发商正是要以这种借款或代垫的谎言,刺激消费者提前消费,造成购房人已经足额支付首期房款的假象,进而以此为条件向银行获得住房贷款。

说白了,“分期首付”就等于开发商操纵了银行,降低首付标准使有关首付比例的规定失效,进而使得对楼市的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增加了购房者违约的可能性。这跟美国的“次贷”十分相似,一旦危机爆发会给开发商和银行带来双重风险,任由这种情况蔓延下去,其后果不堪设想。

一边是国家采取多种宏观调控手段防止走美国“次贷危机”的老路,一边却有开发商为一己私利削尖了脑袋钻政策的空子,拿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开玩,这不由人想起美国传教士在100多年前写的《中国人德性》,鲁迅先生临终前还希望能把此书译给国人一看,他劝国人把这本书当作一面镜子,而自省、而知耻,以结束“安于自欺、并以欺人”的局面。我们也不妨劝口口声声要把责任放在赚钱之上的开发商们,也能响应鲁迅先生的号召,把此书找来认真一读,多点责任心,少点花花肠子。

责任编辑/liujia.cd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