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浅析: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及预防措施

房天下成都二手房网  2012-03-12 15:38:00  来源:国际新闻快讯网
[提要] 近,通过偶然接触了解到了《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误区》警示 片,影片从“人际关系、亲属私情、单位公务、礼尚往来、法纪观念”等五大方面系统阐述了和总结了诱发职务犯罪的20个误区,它以案说法,从而警示和提醒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切莫践踏国家法律法规。

近,通过偶然接触了解到了《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误区》警示 片,影片从“人际关系、亲属私情、单位公务、礼尚往来、法纪观念”等五大方面系统阐述了和总结了诱发职务犯罪的20个误区,它以案说法,从而警示和提醒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切莫践踏国家法律法规。

通过这次观看,我查阅和了解一下职务犯罪的相关知识并总结了一下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现代意义的职务犯罪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在广义上讲是指有职务的人利用职务进行的犯罪,在狭义上讲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很多,我个人归纳总结了“内因”与“外因”两点,从内因来说就是公职人员的素质、修养、人生观、 观、价值观等。可以这么说,职务行为人的素养、人生观、 观、价值观决定了职务犯罪发生的内在可能性。以行贿和受贿罪为例,行贿人为办成事,往往认为给受贿人财物是正当的,理所当然的,符合情理的;而受贿人为他人办成事以后,索要或收受他人财物,往往也认为是正常,属于礼尚往来,再以挪用公款罪为例,挪用人往往认为“借”公款用几天,随后就还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等等。从外因来说就是不良社会风气所导致,在当今社会,求人办事,请客送礼、塞已成社会普遍现象,无论小事、大事,公事、私事,合法之事、不合法之事等等,要想办成,大都得出点儿“血?钱”。还有一点外因就是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所致,监督管理对于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减少各种职务犯罪产生的机会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单位并不重视,这也是其中很大的一方面原因,我们都知道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并影响和促进内因异化,所以还要加强改善内因,从而弱化外因。

事实证明,预防职务犯罪,无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十分重要。所以,作为国家公职人员,首先,要带头贯彻好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警钟长鸣,严格遵守的纪律,在对待复杂的人情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为情所动、所移、所迷,将“图利之情”拒之门外。其次,把好思想关,谨防腐败蜕变,许多铸成大错的人员,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 、小利益开始,侥幸过后,私欲膨胀不断诱发,拒腐防变的警惕性逐步瓦解,降低了标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第三,加强自律意识,强化服务意识以及勤政意识。勤政为民,自警自律,勤于学习、勤于思考,使思想认识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使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加符合群众的需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干好本职工作,从根本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堡垒,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作者:杨晓春,媒体人、策划人,聚合势场传播策划 人、中品孵化策略机构联合创始人、中品在线总编辑、资讯中国副总编辑,多家企业公司 顾问,担任多家媒体特约记者及通讯员、为多家媒体供稿)

责任编辑/wangxi.cd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